当春茶遇上“法治雨露” 看建德如何把普法课堂搬进茶垄
发布日期:2025-04-16 来源:建德市法学会
四月的茶园里,不仅飘散着春茶的清香,更浸润着法治的春风。建德市法学会以春茶采摘季为契机,创新采用“场景化”普法形式,以方言讲解、案例剖析、互动问答等接地气的方式精准对接茶农需求,覆盖人身权益保护、劳资纠纷解决、禁毒反诈等多领域法律知识,既保障了茶农生产,又让法治意识在劳作间隙悄然生根。
春光烂漫,茶园飘香,在大洋镇里黄村,普法志愿者与茶农一起穿梭在翠绿茶垄间,通过唠家常的方式话平安、普及法律知识,发放《民法典》等法律宣传资料,耐心解答茶农们在人身损害赔偿、劳资纠纷等方面的疑问,告知其维权的相关渠道与方法,不断提高茶农学法、懂法、守法、用法的能力,让法治更好地“护航”产业发展、乡村振兴。

在乾潭镇,茶山深处、茶农家中、茶叶加工点、田间地头等地随处可见普法志愿者的身影。志愿者们采用“见缝插针”式宣传法,利用茶农劳作间隙,开设“普法微课堂”。通过拉家常、谈收成的方式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普法宣传,全面提升茶农的法治意识。

在莲花村茶园里,普法志愿者利用茶农休憩时间,开设“田间普法讲堂”,用方言生动讲解冒充亲友、网络刷单等诈骗套路,普及民法典中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人身权益保护知识,并发放图文并茂的普法手册,以互动问答形式讲解法律知识,让茶农在茶香中领略法治精神。
从“唠家常式”的民法典宣讲,到“方言反诈微课堂”的贴心提醒,再到“田间普法讲堂”的法治教育,这些“烟火味”十足的普法活动,不仅让茶农在采茶季收获了“法治红利”,更让法治成为护航产业发展、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屏障,真正实现“法润民心、平安万家”的祈愿,为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注入持久动力。